煤灰高溫粘度測樣過程溢出分析方案
一:分析樣品成分
煤灰是一種及其復雜的無機混合物,其中成分主要有:氧化鋁Al?O?、氧化硅SiO?、氧化鈣CaO、氧化鐵Fe?O?、氧化鎂MgO、氧化鈉Na?O、氧化鉀K?O、氧化鈦TiO?等。煤灰組成比較復雜,因此不同氧化物間含量的變化對灰熔融特性影響表現不確定性。在高溫熔融過程中,煤灰的各種氧化物組分之間相互反應,形成低熔點的共熔物,分子與分子之間形成分子團,受熱分解為熔點較高的物質等。
一般根據無機氧化物分為酸性和堿性兩大類,酸性氧化物主要是Al?O?、SiO?、TiO?等,堿性氧化物主要是Fe?O?、CaO、MgO、Na?O、K?O,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對灰熔融性溫度對影響。高溫化學反應形成鋁酸鈉NaAlO?,鋁酸鉀K?Al?O?等。
根據長期試驗發現,煤灰中含有氧化鐵Fe?O?含量較高時候容易溢出,一般Fe?O?含量大于15%時候會出現溢出現象,先根據主要成分氧化硅SiO?,氧化鋁Al?O?,氧化鐵Fe?O?,單分子特性分析。
1. 氧化鋁Al?O?:俗稱為鋁礬土,是一種高硬度的化合物,熔點為2054℃
2. 氧化硅SiO?:俗稱為玻璃,煤灰成分含量最高,其單分子熔點1723 ℃
3. 氧化鐵Fe?O?:氧化鐵是一種無機物呈紅色或深紅色,熔點1565℃(同時分解),可能分解為Fe?O?,或氧化亞鐵FeO,或者Fe(被碳C還原),
4. 氧化亞鐵FeO:熔點更低為1369℃。
工程上通常設置氣化爐出口到控制溫度為高于灰熔點溫度50℃~150℃,且操作升溫在1300℃~1500℃之間。煤灰渣熔體的流動性分析研究中為了得到1300℃~1500℃之間數據,一般把試驗最高點溫度設置在1550℃,這個試驗溫度高于氧化亞鐵FeO熔點1369℃,這可能是氧化鐵含量高容易溢出主要原因。
分析如下:
a. 氧化鐵Fe?O?在1550℃高溫下分解,同時氧化鐵和碳起反應Fe?O?+C=2FeO+CO生成氣體CO,氣體把氧化鐵帶出樣品杯外,因而樣品溢出。
b. 氧化鐵Fe?O?有磁性,高溫熔爐中用硅鉬棒加熱方式,硅鉬棒形成閉環型,硅鉬棒通入大電流達到發熱效果,同時也產生強磁場,在工頻震蕩情況下,低熔點的氧化鐵被電磁震蕩大量溢出。
二:樣品制備方法
煤灰樣品制備有幾種方法,一般按照國標GB/T 212-2008,灰取樣后先用破碎機破碎,然后球磨機球墨到100目,100目直徑為0.15mm,在馬弗爐中815℃條件下恒溫1小時,灰化后制得高溫灰樣,其主要目的是把灰中的碳去除,必須充分和空氣中氧反應。另外一種方法用低溫離子放電方法把煤灰制成灰樣,在真空下加氧氣,離子放電加快氧化制灰目的也是去除碳C含量。不管是那種方法,都不可能完成去除灰中的碳,因為煤灰100目直徑為0.15mm顆粒中內部必定含有碳不能出來。為了快速達到灰化目的,專門有一種灰化爐,其中原理是在馬弗爐爐膛壁先將空氣加熱到815℃,然后在通入到煤灰樣品中,讓氧氣充分和煤灰中的碳起反應,達到去碳目的。
三:樣品初融目的
樣品初融是為了先將煤灰熔融反應,排除樣品中的氣體與反應過程。使用出熔爐進行測試,用同樣的樣品煤灰,放在測試坩堝中,放在初融爐里分批測試,每次測試都進行不同溫度模擬測試。
四:樣品試驗過程
1. 溫度設置方案:1降低升溫速率,2.熔點溫度停留20分鐘。具體方法,根據煤灰灰熔點流動溫度點,設置溫度停留20分鐘。然后在流動溫度點上調150度,升溫速度從1000℃開始升溫速率不超過3℃/min,1200到流動溫度速率為2℃/min,并恒溫10—15min,并且到達最高點溫度在恒溫20分鐘,最高點溫度為流動溫度+150度。
2. 樣品是根據標準玻璃測試算出的smc,重新確認檢測樣品重量,是根據標樣體積和樣品密度計算出來,建議減少樣品重量由38g進行實驗。
五:溢出分析總結
1. 低熔點成分氧化鐵分解。
2. 低熔點氧化鐵被氣體帶出。
3. 氧化鐵被電磁感應震蕩移動。
4. 樣品熔體毛細現象沿著坩堝爬。